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周玉娟 陳華平
春天的陽光透過晨霧,灑滿漢江兩岸。
63歲的王傳煥搬個小馬扎,坐在家門口的山坡上。坡下,是一片忙碌的武當云谷大數據中心建設工地;遠處,漢江靜靜流淌。
這里是丹江口市三官殿社區馬灣村。早年,王傳煥和老伴起早貪黑,在漢江打魚摸蝦;后來,兩個兒子大學畢業,先后進了農夫山泉公司;去年,武當云谷開建,王傳煥家在二期工程征地范圍,她痛快地在拆遷協議上簽了字。
“兒子講過啥叫‘云谷’,我沒記住?晌抑,這是個好項目。這樣的項目多了,咱丹江口的水就更值錢咯。”她說。
江畔筑“云谷”
網購、直播、電子政務、智慧城市、物聯網、元宇宙……進入萬物互聯時代,數據量爆發式增長,對數據存儲、處理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攀升。
去年5月,國家相關部委出臺文件,推進“東數西算”——利用西部相對低廉的電力、土地資源,集中化、規;ㄔO數據中心,為東部數字產業提供算力支撐。
“丹江口建設數據中心的條件堪稱優越。”漢江集團武當云谷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濤介紹,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能為數據中心提供充足的水電資源,確保供電的可靠性、安全性,丹江口水庫龐大的冷能資源也能為數據中心散熱,減少能耗。
丹江口水庫容量319.5億立方米,水下30米,水溫恒定在8到14攝氏度。“通過水冷空調系統,循環利用深層冷水。”張濤說,相比用電制冷,這種模式可節能約15%,按1萬個機架計算,年可節電8000萬度,相當于一個萬人城鎮一年的用電量。
去年8月,武當云谷項目簽約;11月3日,完成土地招拍掛;11月22日土地出讓結束,當天實現《用地規劃許可證》《不動產證》《工程規劃許可證》《設計方案核定書》《施工許可證》五證同發;11月30日,施工單位進場施工。
武當云谷到丹江口大壩,直線距離僅約1公里。項目選址時,漢江集團想過利用閑置廠房,最終決定拿出漢江畔這片位置最佳、風光最美的地塊。
水資源利用產業鏈不斷迭代升級
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,朱一波操心一件事:把瓶裝水用的塑料拉環,從6.5克減到4.8克。
他是丹江口習家店鎮人,今年44歲,早年做銷售代理,2010年開始給農夫山泉做生產廢料回收處理。
2014年,朱一波買下一個閑置廠房,創辦湖北富之泉塑料包裝有限公司。當年3月,注塑機才到位兩臺,農夫山泉的訂單就來了。朱一波帶著工人師傅吃住在機器旁邊,日夜趕工。訂單要求7天交貨,他只用了4天。
就這樣,富之泉進入農夫山泉的供應鏈。“為了不被‘踢’出來,可費盡了心思。”朱一波說,農夫山泉規模擴大,質量管控也越來越嚴,對拉環的拉力、外觀、尺寸、顏色、上機效果、到貨及時性等要求越來越高,“我就是被拖著跑。”
原先,他的生產線上,2名工人操作一臺機器,經過技改,1名工人控制3臺機器。
如今,農夫山泉在丹江口建成3個工廠,21條生產線,年產能達400萬噸。富之泉也從一個廠房、2臺機器發展到4個車間、36臺套設備,年產30億只拉環,擁有13項專利,去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。
潤京水業則選擇另一種生存模式。該公司是丹江口本地第一家灌裝飲用水企業,在市場競爭中,轉戰定制水代加工這個細分市場,先后與中交集團、中國人壽、中石化等簽約,年產約300萬箱瓶裝水。
“或配套,或差異化競爭,以農夫山泉為龍頭,丹江口已形成一條水資源利用產業鏈,且不斷迭代升級,提升質效。”市科經局副局長李麗文介紹,丹江口現有規上“水企業”26家,年產值70億元,到2026年,力爭達到150億元。
傳動軸老字號跨界釀素酒
“三秋,取秫米三斛,焙至焦糊,上飯甑蒸破之,投武當周邊山葡萄、枸杞、紅棗、桂圓諸果……”這是一份《武當山五龍宮素酒方》,據傳有600多年歷史。
短短百余字,丹江口市丹傳汽車傳動軸有限公司研究了11年,投入7000萬元。今年1月,武當素酒小批量試制完成。
丹傳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傳動軸等零部件的設計、生產及銷售,除為東風公司配套,還與多家知名車企合作。
“年銷售額近10億元,研發能力、市場開拓接近天花板。”2010年,公司新成立武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,做機械出身的肖成被“趕鴨子上架”,擔任總經理。如今談起《道德經》《黃庭經》,他可以滔滔不絕。
武當生物與中國農業大學、湖北工業大學開展合作,組建技術團隊,一路攻關。“從傳統手工技法到現代生產工藝,要實現標準化、規;,異常艱難。”總工程師阮班書說,素酒有酒味、無酒精,最難的就是把高粱、葡萄在發酵中產生的酒精用生物方法轉化為氨基酸等營養成分。
現在,武當生物計劃建設新的標準化車間,一期今年年底投產,年產能1千噸,可實現銷售收入約3億元;二期明年投產,年產能3千噸。
武當素酒的廣告詞很有道家韻味:道可道非常道,酒可酒非常酒。
2月24日,采訪將結束時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悉,丹江口正籌建水研究院,對丹江口的水做詳盡、科學分析,尋找匹配產業、產品。“培育新業態、拉長產業鏈、開發新產品,‘水經濟’大有可為。”丹江口市委負責同志說。